行政辦公區先行啟動區景觀設計統籌基礎設施,包含公共綠地、鏡河河道、市委、人大、政協建筑庭院綠化、道路綠化等內容。
查看更多楊梅竹斜街環境更新項目自2012年開始,2013年建成。2015年公共空間營造項目啟動,工作重點從為居民設計轉向引導居民自發營造。由此建立 “胡同花草堂”,使居民能夠通過養花、種菜等自然中介形式相互交流,進而創造社區共享價值。以此實踐項目為內容的大型綜合藝術裝置“安住-平民花園”參加了2016年第15屆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的展覽。2015-2018年連續三年參加北京國際設計周,為居民舉辦...
查看更多開封市水系二期工程位于開封市老城區的西部,連通龍亭湖景區與包公湖景區,是城市“藍色文化鏈”和生態旅游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宋都水系工程”中連接龍亭湖、清明上河園和包公湖知名景區的黃金旅游帶。規劃范圍:南北長1300米,規劃總面積26公頃,其中包含五座市政橋梁設計。
查看更多項目位于新疆拜城縣老城區內,設計一條貫穿到老城區水系景觀帶。水系從拜城新城北側農業干渠引入城區,沿團結路以暗涵形式流至縣一中、二中處出暗涵,形成水系景觀進入校園外側綠地,水系在校園和街道穿梭與周圍環境融入一體。水系出一中二中后經暗涵過幼兒園,在鎮政府樓前形成水景,打造園林式醫院入口。此區域面積5.9公頃,其中水面面積1.3公頃,少年宮北側水面最大,大水面最寬處40余米,最長處115米。水系經暗涵過...
查看更多漳州芝山公園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區西北隅,總占地面積27.55hm2,是漳州市薌城區面積最大、歷史最為悠久的公園之一,也是市區內唯一的山地公園。芝山公園改造工程分二期,歷時6年,項目秉承“山青、水碧、景秀、文厚”的設計理念,營造了山水相依的景觀格局,構建了山水交融的綠色海綿體,深入挖掘了漳州歷史傳承閩南文化,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贏得了社會大眾的廣泛好評,成為漳州最受歡迎的公園之一...
查看更多建設內容包括建設范圍內的園林綠化、道路廣場、功能配套建筑、小品構筑物、景觀駁岸、給排水、強電、弱電工程等。
查看更多本項目由位于循環經濟產業園內的生活垃圾清潔焚燒發電廠工程、污泥處置廠工程及有機垃圾處理廠工程三個子項目組成,總投資約23.33億元...
查看更多國內首例循環經濟產業園示范項目。占地面積4636畝,2002年建成衛生填埋場,2006年完成園區總體規劃...
查看更多設計規模2250噸/日,項目配置3臺750噸/日機械爐排爐,2臺25MW的汽輪發電機組,煙氣凈化系統采用...
查看更多設計規模1800噸/日,項目配置3臺600噸/日機械爐排爐,2臺18MW的汽輪發電機組,煙氣凈化系統采用“SNCR+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噴射吸附...
查看更多項目一期投資約1.4億元,整體4.4億元,為《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8-2019)頒布后第一批建設的遮斷式剛性填埋場,具有較強的示范意義。
查看更多滲濾液處理廠擴能改造項目設計規模1200m3/d,配套濃縮液處理250m3/d。該項目滲瀝液嚴重老齡化,同時建設用地條件極為苛刻...
查看更多餐廚垃圾200噸/日,廚余垃圾200噸/日,地溝油30噸/日,項目建筑設計融入江南徽派風格,是國內首個將餐廚垃圾與廚余垃圾協同進行濕式厭氧...
查看更多設計規模焚燒108t/d,污泥干化270t/d,物化15 t/d,固化/穩定化30 t/d,污水650 t/d,填埋場...
查看更多拆除建廢設計處理規模為50萬噸/年,工程渣土設計處理規模為200萬噸/年,再生壓制磚單線產能達到亞洲第一...
查看更多建設規模為500噸/日,項目配置一臺日處理垃圾500噸的焚燒鍋爐,配備一套10MW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
查看更多總建筑面積11255㎡,為地上四層,地下一層的四棟連廊建筑物。主要功能為冬奧會期間省領導現場指揮部,冬奧會后為休閑度假酒店。
查看更多商務部緊急項目,亞的斯亞貝巴市標志性建筑,科技宮主場館建筑形態為環形,象征人類智慧和科技的永恒發展,寓意中非關系和諧、友好,攜手發展。
查看更多2022北京冬奧會配套保障項目,對提升當地醫療條件、展現冬奧配套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查看更多2018-2019年度國家優質工程獎
查看更多為本醫院全面展開腫瘤研究治療提供了理想的建筑空間,改善了患者的就醫環境,提高了醫生的工作效率,完善了醫院的醫療工藝流程,改善了院區外部流線,提升了醫院的整體形象,填補了內蒙古自治區沒有腫瘤醫院的空白,為當地腫瘤病人解決了看病難的問題。
查看更多
引入建筑為主體的建筑人文空間軸和以山勢地貌形成的自然景觀空間軸。
創新創業大廈為承德市開發區城市規劃、建筑設計的新發展與持續發展的又一地標。
查看更多專題研究基于我國政府績效考核制度基礎,研究通過開展綠色高質量發展考核的方式,創新制度理論和發展導向,實現從意識形態到行動綱領的整體性轉變,從而實現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機統一。本項目制定了開展綠色高質量發展考核的實施方案,構建了包括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在內的綠色高質量發展考核指標體系,創新配套了可行的體制機制,并提出梯次推進的實施計劃,最終實現從頂層設計到落地...
查看更多規劃提出“老街新匠”的發展理念,定位圍繞居住功能服務的城南文化健康新中心,制定了城市更新微更新(80%)和集中改造(20%)相結合的發展策略,制定了街區層面“一帶五橋、兩點多片區”的空間結構,制定了“2+N”的發展模式。
查看更多2017年起聊城市提出創建國家文明城市,經過3年時間,無論是城鄉面貌,還是居民素質,都得到大幅提升。2021年是聊城市沖刺國家文明城市的關鍵年,而城市的戶外廣告和招牌是城市的一張名片,城市品位和管理水平的高低,通過城市戶外廣告和招牌的品質最為直接的展現出來?!读某鞘袘敉鈴V告設施和招牌設置專項規劃(2021-2035年)》是立足國空規劃層面的專項規劃,對上密切銜接上位規劃和管理條例,對下明確總體要求...
查看更多本項目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具體階段性謀劃,確保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落地,重點承擔了大興區美麗鄉村共 38 個村莊的規劃→可研→施工圖設計→后期服務的規劃設計全過程咨詢,并積極探索“美麗鄉村共同締造”模式,通過精準服務、實時服務、就地服務,長期駐扎在鎮村現場,與當地基層管理人員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贏得了當地政府的認可。團隊中有兩人于 2...
查看更多本項目提出“低影響提升”理念,緊扣鄉村振興“二十字”總要求,通過創新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布局、創新體制,從頂層謀劃到落地實施,逐層精準傳導戰略意圖,力求實現鄉村綠色振興、全面振興、全域振興、可持續振興,為長江經濟帶沿線貢獻一套創新度高、推廣性強的區域性公共產品。
查看更多公園以 “和”文化為中心,突出“和”而為一、美美與“共”的思想,集中展示博大精深、歷久彌新的中華文化,重溫中華民族融合的歷史進程,鑄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項目建成后,對于不斷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筑牢民族團結的思想根基,進一步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國際旅游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公共服務水都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查看更多《三門峽舊城更新城市設計》項目位于三門峽市湖濱區和平路以北區域,總面積約8.7平方公里。在本項目中,重點判定了三門峽市舊城區所處的城市發展階段,提出輕重結合的城市更新方式,以“塬望水天,綠潤岸城,棋布經軌,文興虢今”為總體城市設計框架,打造符合三門峽人生活習慣的“10分鐘宜居生活圈”,提升城市生態的整體環境,加強對虢國文化、工業文化等本地歷史底蘊的提煉,通過“橙綠空間”路徑串聯,點、線、面結合,圍...
查看更多本項目的主要創新點為研究方法和理念創新。方法上本次研究范圍不局限于規劃范圍內部,而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問題采用不同的研究視角,力求將問題剖析清楚;理念上將復雜適應性系統理論應用于寧波城市有機更新中,結合寧波實際情況系統性、針對性提出寧波市自身的有機更新框架,實踐性強。
查看更多本次院內小市政綜合改造,本著著眼長遠、標本兼治,分步實施的原則,結合國家積極推進綜合管溝建設,借鑒綜合管溝全生命周期運行方式,取長補短,合理利用有限的地下空間。采用綜合管溝的敷設方式,將建設部大院內大部分管線納入綜合管溝內,便于后期運行維護及管線的更新改造。
查看更多利用現狀熱力站結構,拆除站內現狀所有設備、管道、管道附件及設備基礎,對熱力站各系統重新整合,進行整體改造。改造后熱力站實現信息上傳并由熱力集團調度控制熱力站運行,達到無人值守功能。
查看更多廊坊市鐵路北污水處理廠工程收集廊坊市鐵路以北主城區排放的生活污水,設計規模為5.0萬m3/d。設計出水水質達到北京市地標《城鎮污水處理廠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11/890-2012中B排放限值。處理后的再生水部分回用至廊坊熱電廠、城市綠化景觀及雜用水。
查看更多西藏阿里地區六縣縣城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位于中國西藏自治區的西部。平均海拔4500米,共轄7個縣,人口僅6萬。建設內容包括給排水、綜合管廊,采暖工程,在項目管理過程中,我們嚴細規范、精心管理,順利地完成了項目建設。
查看更多運糧河組團是實現鄭汴一體化、承接產業轉移與提升的先導區。項目的市政設施規劃建設將服務于開封新區的整體開發,為其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撐。項目占地31.24平方公里,規劃區道路網總長度149.2km,其中主干路長49.5km,次干路長52.4km,支路長47.3km。工程投資總估算為120.97億元。
查看更多項目位于白城新城區-鐵南片區,建設項目對于新城區規劃功能的實現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依托新建道路,形成新城區的景觀骨架與重要交通走廊。項目包括長慶南街、麗江路、東海路、縱十一路及南九街等5條市政道路,其中3條主干路長7.6km, 2條次干路長2km,工程投資約3.8億。
查看更多項目位于河北省任丘市,為打造京津冀明星城市,優化路網格局,道路及管線等基礎設施建設必須先行。項目包括昆侖道南伸、希望路、新華路西伸、京開道、京華路、九江道、老津保路等9條市政道路,道路總長約8公里;另外,油田污水輸送管線工程7.6公里,工程投資約4億。
查看更多中冶紅石砬項目地塊開發主要為商業街、酒店、洋房及別墅以及紅石堡度假酒店。為配合地塊開發,同期建設規劃區域內城市道路及市政外線。新建城市主次干路約7.7公里,新建各類市政管線28公里,總投資約3.16億元。
查看更多項目位于河北省霸州市東部新城地塊,是霸州市城市環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霸州城區內南北向過境交通的分流,減輕城市內部交通壓力,提升城市品質起到重要作用。道路北起北外環路,南至112國道,規劃為城市主干路,線寬度50米,道路全長7656.910米,工程投資約2.4億。
查看更多云南藏區供暖項目是迪慶州的重點民心工程和惠民工程,按規劃,項目將結合迪慶區域劃分、建筑物密度及建筑結構形式等情況,將供暖片區分為縣城供暖(城市)、鄉鎮供暖、農村供暖三種類型;各供暖類型根據實際情況采用用電、天然氣、空氣源熱泵及太陽能等多種形式的采暖方式;其中,在主要城鎮擬采用分片區設置鍋爐房集中供暖;在居住相對分散的區域,擬采用燃氣壁掛爐或電壁掛爐等分散供暖方式。
查看更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背景下的軌道交通專項規劃,對哈爾濱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進行優化研究,從整體線網的角度對軌道交通的系統制式、敷設方式、運營、資源共享、換乘一體化、用地協調等方面提出具體的實施性建議和指引,為哈爾濱市2035國土空間規劃奠定軌道交通線網基礎。項目獲2019年黑龍江省優秀城鄉規劃設計一等獎。
查看更多結合包頭城市功能布局、用地特征等現狀,提出步行和自行車差異化分區,在此基礎上結合山水景觀資源,規劃獨立于市政道路的慢行特色廊道和基于慢行分區以及慢行出行特征的慢行分級廊道,并進一步提出差異化慢行系統建設指引,以期積極倡導低碳、綠色交通出行,逐步建立一個適宜慢行的城市。
查看更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背景下的軌道交通專項規劃,在徐州全域范圍內,統籌國家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軌道)和城市軌道交通,在徐州形成“一張網、多模式、全覆蓋”、“四網”融合、運行高效的軌道交通體系。
查看更多隨著《南通建設上海大都市北翼門戶城市總體方案》獲得江蘇省的批復,為支撐城市總體戰略規劃,完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推進軌道交通的可持續發展,需對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開展優化研究工作,以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通過軌道交通網絡加快南通市融入長三角城市群,將南通建設成為上海大都市北翼門戶城市,提升南通市交通樞紐地位。
查看更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背景下的城市綜合交通專項規劃。在多重國家戰略機遇背景下,制定桂林市綜合交通的發展目標和發展策略,支撐空間發展戰略實現、優化空間結構、協調空間組織關系,將桂林打造建設成國際旅游勝地和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形成“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支點門戶。
查看更多構建“合肥東部新中心”需要的高效、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綜合交通運輸系統。重點協調交通與土地利用、區內交通、進出交通、過境交通之間的關系,同時引導城市功能合理布局的實現。
查看更多以問題為導向,宏觀層面提出益津城區的交通發展策略;中觀層面進行交通設施布局優化和道路網絡優化調整研究;微觀層面進行節點和片區的詳細交通工程設計。
查看更多作為重慶市推行的三年“緩堵保暢”行動計劃重點內容之一,基于改善重慶市已通車運營的軌道交通服務水平,加強軌道交通與其它交通方式的銜接,以“投資小、見效快、惠民生”的理念,獲得了甲方的高度認可和市民的熱烈響應,在強化軌道引領城市發展格局,推進軌道交通與城市融合發展,改善運營軌道車站交通銜接功能和服務環境,提升服務效率和品質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同時主持編制了《重慶市軌道交通車站銜接導則(試行)》,由重...
查看更多作為東北北部中心城市,哈爾濱既是“北京-莫斯科”歐亞高速運輸走廊的東方橋頭堡,也是中蒙俄經濟走廊“龍江絲路帶”的重要節點。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東北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城市發展框架的拓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出行品質需求,給綜合交通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在此背景下,我院與兄弟單位共同承擔了哈爾濱市綜合交通規劃編制項目,并獲2017年度黑龍江省優秀規劃設計一等獎。
查看更多軌道交通是提升城市交通功能的重要途徑,是緩解重慶山地城市交通擁堵的必由之路、根本之策,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和“四個扎實”目標的重要舉措。重慶市把軌道交通的規劃建設作為城市提升和新一輪總體規劃編制的重要內容。
查看更多打造集生態保育、文化體驗、山地運動、森林康養及休閑度假為一體,具有彝族民族文化特色的生態文化旅游度假區。
查看更多打造百畝綠廊公園,激活生態城市綠脈,利用雄安新區建設契機,提升保定整體形象,提升市民幸福指數。
查看更多薩拉烏蘇國家考古遺址博物館項目的選址緊鄰薩拉烏蘇沙漠大峽谷,作為薩拉烏蘇河流域考古遺址重要的節點之一,具備傳統展覽、文化旅游、考古研學、科普教育、國際文化交流等多元化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及文化意義。
查看更多R2線的順利竣工驗收,充分展示了中國城建院施工管理能力,本項目更是實現了中國城建院圍繞國家戰略方向、行業發展方向、市場需求方向,在厚植優勢業務領域開拓實踐的目標。
查看更多夯實總承包管理基礎,積累技術經驗,加強品牌建設,加強精益管理,在管理創新長效機制下,商業模式創新實現了發展。是開啟西南市場大門的首個項目。
查看更多濟南軌道交通R3線一期工程南起龍洞莊站,主要經龍鼎大道、奧體西路、工業北路、濟南新東站南北向主軸,北至灘頭站,線路長約21.592km,地下設防車站13座。工作范圍主要為各站及站間區間防護段的防護設備設計(含非標設計)、防護設備供貨制造、安裝、調試、驗收,人防原地信號箱供貨、安裝、調試、驗收;人防防護段穿過門框墻的預留管孔封堵施工等的工程總承包及相關服務。
查看更多本項目建設內容為郊野農業休閑示范園建設,占地4143578.4㎡,本項目總投資為16130.69萬元,其中工程費用14359.18萬元,工程建設其它費用1003.38萬元,預備費768.13萬元。
查看更多西寧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第二、第十、第十一分區項目主要建設內容涵蓋建筑與小區、公園與綠地、道路與廣場等海綿化建設與改造工程,項目總投資8620萬元。
查看更多古雷港經濟開發區工業廢物處置場是古雷港經濟開發區重要配套工程之一,總投資4.5億元。該處置場是集焚燒、干化、固化、物化及填埋處理為一體的綜合型處置中心,接納的工業廢物類型包括一般工業固廢如灰渣、煤渣、石膏等,以及危險工業廢物如重金屬廢棄物、含氰廢棄物、酸堿廢棄物、乳化類廢棄物及易燃易爆廢棄物等。處理規模: 焚燒108噸/日,干化270噸/日,固化30噸/日,物化5噸/日,污水處理650噸/日,填埋...
查看更多